农村老宅的讲究 俗话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里住的几进院
在农村,传统的房屋多以平房为主,对于房屋的选址和朝向有着严格的要求。常见的房屋朝向是“坐北朝南”,这样的设计可以在冬季避免寒冷的北风,同时又能确保充足的光照。现在的农村院落,多为“二合院”、“三合院”的样式。其中,北屋被视为正屋,如果东屋和西屋中只有一边有配房,则称为“二合院”;如果两边都有配房,则称为“三合院”;只有在加入了南屋之后,才被称作“四合院”。
这些房屋的宅门通常开在东、南、西三个方向。进入大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影壁墙”,只有走过这段路,才能进入内院。按照过去的说法,这种设计属于“一进院”,整体格局呈“口”字形,也是大多数普通人家里常见的居住样式。
如果家庭条件较好,那么居住的房子就会更加讲究。比如居住的房屋可能是“日”字型的“二进院”,或者“目”字型的“三进院”,甚至更高规格的院落。俗话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指的就是这种多进制的房院类型。
在农村,还能见到一些早先留下来的老院子,如“二进院”。它是在“一进院”的基础上纵向扩展而来的。在院子里的东西配房的南山墙上加上一道“隔墙”,将院子分为内外两部分。内宅是主人或老人居住的,外宅则是子女或客人居住的。过去,家里有老人在世时一般不会分家,但现在这种传统已经淡化,这样的建筑样式也越来越少。许多曾经的“二进院”也被拆分成两套院子。
过去的大宅院更是讲究,第一进是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则是内宅。内宅是私密的地方,只有自家人才能进入,外人一般只能在一进的房子或二进的厅堂休息。“二门不迈”中的“二门”指的就是外宅和内宅之间的门,也就是“垂花门”,它是内宅外宅的唯一通道。
“一进院”或“二进院”按照过去的说法属于小型住宅,是普通人居住的。“三进院”被视为“典型”或“标准”的四合院,是中型住宅,通常是有官职或地位的人居住的。而“四进院”则是大型住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豪宅大院”。除此之外,还有更高级别的“五进院”,甚至更多排并列的大宅。
虽然几进的院子看起来复杂,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但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这样的传统住宅风格了。随着更多建筑材料的应用,楼房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十二生肖本命佛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