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的宇宙论起源(2)

大六壬宇宙论的起源探索

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日月五星、北斗七星、二十八宿等天体的周期性运动,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周期规律的思考。这种周期运动不仅仅存在于宏观世界,微观世界的物质元素生成,乃至生物DNA的双螺旋结构,都表现出周期运动的特性。那么,这些周期规律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这种周期运动的旋转力来源呢?

现代科学致力于寻找推动宇宙和谐运转的内在机制,即天体乃至万物周期运动的力的源头。如果我们转换一种思维角度,或许就能找到答案。整个宇宙时空本身就是旋转的,万物的周期性只是在宇宙时空中进行自然的运动,时空的旋转并不需要额外的作用力,只有在物质加速旋转时,才需要作用力。

我们已经认识到时空是弯曲的,但更应该进一步认识到,时空不仅是弯曲的,而且是螺旋旋转的。这种螺旋运动构成了整个宇宙巨大的周期运转模式。随着时空范围的扩大,其螺旋性愈发明显。例如,我们观察到的宇宙膨胀现象,正是宇宙空间螺旋运转的生动体现。

那么,为何说宇宙是周期运转的呢?《太极宇宙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框架。在这之中,我们建立了阴阳宇宙的模型,并探讨了旋转时空的来源。这个模型描述了一个早期的宇宙奇点大喷发所产生的正反偶合的量子真空宇宙。黑洞和白洞代表了两个对偶的巨大涡漩,它们的作用是将古老的宇宙物质全部吸入,进行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最终喷射出由正反能量组成的两个对偶且封闭的螺旋量子真空宇宙。在这个宇宙中,全是纯粹的能量,没有任何物质。

随后,正反两个真空宇宙的出现,是对古老宇宙的彻底净化。物质要重新生成,就必须寻找正反能量的结合。而正反能量是被阴阳界面所隔离的,它们之间只有一条唯一的通道——由奇点形成的黑洞和白洞。宇宙的第一次物质生成,就是由于某种原因打开了黑洞和白洞,进行了一次正反能量子的交换。由正反能量的湮灭形成了电子对和一个量子空洞,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电子对三联体平衡运转结构。随着正反能量的不断湮灭,带有质量的物质粒子逐渐产生,物质世界因此逐渐膨胀开来。

在这个过程中,阴阳粒子的配对显得尤为重要。它们通过一种特定的运行轨迹——河图洛书所反映的内容进行结合。过去人们看到的河图洛书只是数的排列模式,而实际上它有着自己的运行轨迹。我们将河图洛书数代入螺旋的宇宙模型中,就能看到粒子生成运动的真正途径。这个运行轨迹就像是一个正负电子对形成和扩展运动的全过程。阴阳极点按照螺旋曲线的轨迹进行对称运转,并在每一个螺旋圈层上产生新的极点和电子对。这种运动模式无论空间发展到何种程度,其电子对的运行方式都是不变的。我们可以从河图曲线延伸到万事万物的生成和发展轨迹,因为它们都是从最基本的模式演化而来的。任何一个物质点或时空点,都遵循着河图曲线的运转模式。

大六壬宇宙论为我们揭示了宇宙起源的奥秘。从微观到宏观,从物质到能量,都展现出一个充满周期性的、旋转的、螺旋式发展的宇宙。而这一切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那最初的奇点大喷发,以及由此产生的正反能量子的交换与结合。在宏大的宇宙尺度下,物质世界的演变愈发呈现出一种阴阳对偶的态势。想象一个阴阳相互交织的宇宙,其中所有的物质系统,无论大小,都以阴阳对偶的形式存在。这种阴阳宇宙,宛如正反量子真空宇宙模式的现实翻版。与正反真空宇宙不同,这里除了能量的流动,还包含了物质的演化。

阴阳电子沿着阴阳螺旋对称的轨迹在真空中产生,这恰恰呈现了河图的双螺旋曲线之美。而我们的阴阳宇宙则是由物质与引力子共同构建,物质的空间由阴阳电子构筑,引力子则为其注入了能量的流动。它们在一个不断耦合与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依存,由于它们相反交错运行,因此它们的运动轨迹并非简单的双螺旋并行运转,而是呈现出一种反向相交的洛书的变易曲线。

河图与洛书曲线所描述的状态是不同的。河图可视为“先天”,即物质世界诞生前的蓝图;而洛书则是“后天”,描绘的是宇宙形成后的景象。我们的宇宙是一个不断产生新物质并持续时空膨胀的宇宙,因此先天与后天永远是并存的。河图为我们提供了万物生成运动的基本模式,而洛书则为我们揭示了万物变易运动的基本法则。

宇宙中的粒子运动错综复杂,如果我们聚焦于每一个粒子的单独研究,那无疑是科学探索的一条道路。而我们更应该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粒子组成的整体系统,去探寻其整体的时空点运动规律,这正是进入河图洛书研究领域的魅力所在。因为河图洛书之数是专门研究物质质点及其时空隧道内容的学问,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探索“宇宙点”和“宇宙线”的运行轨迹。

回到宇宙的周期性问题上,从河图洛书曲线可以看出,粒子世界的运动都遵循着螺旋运转的规律。粒子运动与时空运动紧密相连,粒子的生成实际上就是其时空的不断扩张。我们所见的宇宙时空领域虽然巨大无比,但究其起源,却仅从一个微小的点开始螺旋膨胀,逐渐发展壮大。如今人们可以认同宇宙源于“大爆炸”,而那个起点无疑是一个包含了整个宇宙的极致点。人们普遍认为宇宙中所有的物质曾聚集在一个奇点中,如今所见的一切都只是那个奇点爆炸的碎片。然而这种观念下的宇宙是静态的、缺乏生机。与此不同,中国古人则认为宇宙是从无到有、不断生成的。这个生成过程是按照河图洛书曲线进行时空的螺旋膨胀,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自然成为宇宙万物周期运转的根源。这种宇宙观充满了活力与生机,展现出生命的无限可能。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十二生肖本命佛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