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用神

论用神之道——从八字窥探人生起伏

作者 黄大陆

何为用神?于现代命理学而言,用神堪称八字之核心,乃能调节五行平衡、对日主具有扶持作用的神秘力量。诸如调候、通关之五行,皆可归于用神之列。

翻开浩渺的命理书籍,犹如踏入了用神的世界。众多命理学者倾尽全力,试图揭开用神的神秘面纱。他们深知,用神是命局的风向标,不可有丝毫损伤。用神有力,命主运势则亨通;用神受损,命主则陷入困境。捉准用神成为命理推测的首要任务。

寻找这个平衡用神绝非易事。它要求精准拿捏八字五行的旺衰强弱,而这又是随着岁运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即便面对同一八字,不同的命师也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这就好比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让人难以捉摸。

即便有人练就了捕捉用神的绝技,也并不能确保运势推测的准确率。因为命局复杂多变,有些特殊格局如一气专旺格、从强格等,并不依赖五行平衡。即使对于需要五行平衡的一般命格,如果八字组合不当,破坏了格局,那么用神的效用就会大打折扣。即便是对命理研究深入多年的名师,也难以避免误判。《八字真诀启示录》的作者宋英成先生,就曾在文中感慨用神的复杂作用,有时即便走在喜用神的运程,也并不代表就能升官发财,反而可能遭遇不幸。

为了突破困境,有些命理学者尝试在一个命局中取出多个用神,如大用神、小用神,或平衡、调候、格局用神等。他们希望以更多的用神来弥补单一用神的不足。然而这种做法并非万全之策。因为在一个八字上同时出现多个平衡点或枢纽时,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多个平衡点是否同等重要?如果其中一个平衡点被打破,整个命局是否就失去了平衡?如果多个用神的权利大小有别,那么哪种用神的权利最大?面对多种说法,后学者应如何抉择?当多个用神在同一个命局发生交战时,又该如何处理?

这些问题困扰着众多命理学者。用神作为八字的核心枢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误判或误用,就可能误导整个命局分析。对于命理学者而言,深入研究、审慎判断成为必需。也应明白,命运是复杂多变的,命理学说虽能揭示一定规律,但并非绝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命运,不应完全依赖命理推测来决定人生走向。

论用神之道,需结合多种方法,审慎判断。在探寻用神的道路上,仍需不断学习和探索,以期更准确地揭示人生的起伏变化。关于庚金日元生于午月的情况,确实复杂且微妙。当需要用水来调候时,这水似乎又成了食伤,这确实会让人对是否打破了正官格产生疑惑。再看井栏叉格,当庚子庚辰庚申三日生于子月时,地支申子辰全,按常理需要火来调候,但这里的金水伤官却喜见官,然而此格却要求不能见火。歌诀中的描述似乎暗示了一种矛盾:火的出现会破格,但在调候的过程中,我们又不能没有它。

此时的调候用神似乎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它是否还保持着原有的作用?如果受到伤克,命主真的会有灾吗?当平衡用神与格局用神发生冲突时,我们该如何取舍?这些问题似乎成为了多用神论者的难题,包括他们自己也无法解开这些谜团。

面对这些困惑,有的人选择以冬至换年柱的方式寻求解答,有的人则认为大运不分男女都应顺行。吕文艺老师则主张废除古法,他的“吕氏八字命理”似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这是否意味着徐子平所创的运势术真的存在问题?古代的运势大师们真的没有真功夫吗?我们是否在选择喜用神时出现了偏差?

经过深入研究,我发现现代命理的喜用神与古典命理的喜用神存在本质的不同。在《渊海子平》、《三命通汇》和《神峰通考》等古典命籍中,并没有现代命理所说的那种用神。现代命理书籍中详细论述了用神的概念和选取方法,但这些在古典命籍中却找不到相应的内容。这说明在古典命籍中,可能并没有那种用来平衡八字五行的用神,而用神更多地被看作是格局的体现。

现代流行命理的用神与古典命籍中的用神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现代流行命理的用神注重其不可损害性和有益无害性,而古典命籍中的用神则更加注重其特性和用途。例如,《子平真诠》中提到,财官印食是善的用神,要予以保护性使用,而杀伤枭刃则是恶的用神,要予以制约性使用。古典命籍中还提到了相神的概念,其重要性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过用神。

现代流行命理的用神与古典命籍中的用神在用途上也有所不同。现代命理认为用神的旺衰强弱以及是否受伤决定了命主的富贵贫贱和吉凶祸福。古典命籍中似乎存在更为复杂的因素,如相神的存在以及七杀的重要性等。

古典命理和现代命理在用神的认知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理解和认知,或许这样才能更接近真相。关于命理学的讨论在我国已经流传了数百年之久,今日我们再谈及这些话题,也许依然有许多人对古代与现代命理的区别感到困惑。注意到这里的讨论焦点并非古人取格与现代命理取用的准确性对比,而是对古代命理典籍中的用神概念进行深入解读。

《精微篇》开篇所强调的“专论格局”,并非仅仅局限于对用神的讨论,而是从更宏大的视角去看待人命之局。这里的格局,可以理解为命局中的结构、配置和相互关系。古人所说的用神,并非现代命理中的平衡用神,而是月令中可用的元素,这些元素构成了格局的基础。换句话说,用神是构成格局的关键要素。

那么,何为月令中的可用之物呢?简单来说,就是月令中的财、官、印、杀、食、伤这六样东西。它们的作用在于构成格局,而非简单的平衡八字。正因为用神只是月令中用于构成格局的元素,所以古人才会将用神与格局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时会出现所谓的“用神太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弃官存财”、“弃印就财”等格局的变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神峰通考》中的“病药说”,张楠所说的“药神”,其实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用神。原文中提到,根据用神的不同状况,有时需要某些元素来调和平衡,这里的“药神”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而这与后来现代命理所讲的平衡用神是有区别的。现代命理在任铁樵的注释下,《滴天髓》一书成为现代流行命理的奠基石,其观点与方法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这并不意味着完全颠覆了传统格局论命的密法。相反,在某些方面仍保持了传统格局论命的精髓。遗憾的是,任铁樵在遇到论命困难时不再坚持传统方法,而转向更加灵活多变的思路。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传统与现代命理的区别仍然明显。这也解释了为何在现代命理中会出现内外格之分模糊不清的现象。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对于命理学的理解和应用都有其独特之处和局限性。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去学习和探索这门古老的学问,从而更好地理解命运背后的逻辑和奥秘。任氏之论命法,摒弃了传统的财官印绶等格局束缚,注重个体五行平衡,强调印旺则宜泄官以财星,印衰则宜扶之以比劫。此法不拘一格,重在命理之平衡,可谓现代流行命学的源头。

在命学传承过程中,遗憾之事莫过于任铁樵与后来的命学大师徐乐吾对经典之作《滴天髓》的解读产生了偏差。这种误读导致后来学者容易误入歧途,陷入现代流行命理的泥潭。例如,《滴天髓·体用》中的原注,提到月令用神在多达四五个时的情况,任铁樵对此存在误解,认为不可能有一个命造出现四五个用神的情况。而实际上,《滴天髓》原注中的用神概念与任铁樵所理解的并不相同。

徐乐吾对此也有误解,他坚持认为用神只有一个,忽略了原注中的深层含义。这种对用神的误解导致后续的命学研究者都偏离了原始的徐子平命学体系。成千上万的后学者盲目追随任铁樵和徐乐吾的解读,误入现代流行命理的误区。

仍有一些盲人命师坚守古法,不受现代流行命理的影响。他们对用神的理解与古老的子平命学一脉相承。虽然他们可能并未读过任、徐二人的命学名著或现代流行命理的内部资料,但他们坚守的传统用神概念和论命法则与古典命学如《渊海子平》、《神峰通考》等是一致的。其中一位杨姓盲人命师,虽不知现代用神理论,却精通古典命学歌诀,日常只讲格局,不讲用神,因为他认为用神即格局。

这就是用神的真实面目,尽管许多现代命师天天挂在嘴边,却仍未能真正认识它。任铁樵与徐乐吾两位命学大师在用神概念上的误解,影响了整个命学界的走向。这也提醒我们,在探索和学习命理之路上,需要保持独立思考,不被表象所迷惑,才能真正接近真理。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十二生肖本命佛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