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谁最懂明哲保身?五代史的冯道排第一
对冯道的独特视角:历史的双面解读
初遇冯道,源自一部《荣枯鉴》,引领我他的生平轨迹。冯道,字可道,号长乐老,出生于耕读之家,文采横溢。他活动在五代十国的乱世,历经四朝十帝,职位显赫,曾为将相、三公、三师,他的进退之间,显现出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高明。
对于冯道的历史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在勤俭修身方面,他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如由昭勋阁二十四功臣监修的某书,便对冯道的文采与勤俭表示赞赏,并称其“郁有古人之风,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礼”。
冯道的历史形象并非全然正面。有人指责他在四朝为官,一女侍二夫的行举,有违儒家伦常。即使在后世,如理学的兴起,对冯道的行举更是大力批判。司马光、苏澈等人也对此深表不满。
如果我们抛开这些历史评判,重新审视冯道的生平、时代背景和为人处世,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风景。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冯道选择了“明哲保身”,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苟且偷生。他有他的坚守和原则。
他随军出征时,爱兵如子,同吃同睡。面对将领送来的掠夺的美女,他坚决退却,并寻访她们的主人,将其送还。在朝为臣时,他更是一朝宰相,挺身而出,出使契丹。身为子女时,听闻父母丧亡,他立即舍弃官职,回家守丧。这样的轶事典故,数不胜数。
我们评判一个人的好坏,不能只听别人对他的评价来定义。要根据当时的社会国情,全面研究和加以分析。冯道的历史形象就是这样,既有正面的评价,也有负面的批判。但无论如何,他的故事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在乱世之中,“明哲保身”并非苟且偷生,而是有原则有坚守的生存之道。在现代社会,我们也不能轻易评定一个人的好坏,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背景。一言以蔽之,理解他人,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包容。“人之常情”,是我们在评判他人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生肖守护神|生肖配对|12生肖配对|生肖属相配对|生肖运势|十二生肖配对表|十二生肖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