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鲁隐公是古代史上最窝囊的国君?
鲁隐公,作为鲁国的庶长子,其母为声子。成年后,父亲鲁惠公为其迎娶宋国的女子。当这位宋女抵达鲁国后,鲁惠公见她美貌,竟自行纳之并立为夫人,此女便是仲子。不久后,仲子为鲁惠公生下公子允,并被立为太子。因允年幼,鲁人遵循传统礼法,让隐公代理国政,而非直接继承侯位。
隐公五年(前718),他在棠地观鱼。八年(前715),他与郑国交换封邑。隐公十年(前713),他联合齐、郑攻打宋、许两国,公子挥在其中立大功,导致其在鲁国的权力增长。公子挥的专权引发了鲁国的内部纷争。公子挥建议隐公除去太子允,以便隐公继续执政,而公子挥则企图成为太宰。隐公拒绝了这一提议,坚持遵循先君的命令,将国君之位归还给太子允。
公子挥害怕公子允得知此事后采取行动,于是反间道向公子允诬陷隐公企图除掉公子允并自立为国君。公子允听信了公子挥的话,同意了其除掉隐公的要求。鲁隐公的一生小心谨慎,甚至在担任公子时曾被郑国俘虏,后通过贿赂才得以脱身。最终他还是被公子挥所害。
提到“窝囊”二字,春秋时期的鲁隐公无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父亲鲁惠公原本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却对美丽的女子情有独钟。鲁隐公的母亲声子本是正妻的侄女,却因嫁与鲁惠公而成为其妾室。鲁惠公将美丽的仲子嫁给自己的儿子允为妻,这种复杂的家族关系让人感叹不已。鲁隐公虽然仁至义尽,但在权力争夺中仍然难以自保。最终他的命运被弟弟的兄弟公子挥所左右,令人扼腕叹息。这个“仁慈的君主”的命运可谓充满了波折和无奈。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古代君主间的权力争夺和人性的复杂多变。后来,公子挥确实发动了一场政变,果断地除去了公子息。尽管公子息并非鲁国的国君,但在其父亲去世后的几年里,鲁国的政令实际上是由他精心设计的,他的地位与国君无异。按照谥法“不尸其位曰隐”的规定,他被尊称为鲁隐公。这位鲁隐公的命运却十分悲惨。
他不仅被父亲夺走了美貌如花的妻子,还被自己的亲弟弟剥夺了性命。这样的遭遇,让人不禁为他扼腕叹息。他的政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他本人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成为历史上一个令人心痛的注脚。
鲁隐公的悲惨命运并没有阻止人们对他的评价和思考。他的事迹引发了人们对权力和政治的深入思考,让人们意识到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无情。他的遭遇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家庭和亲情,意识到这些才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
尽管鲁隐公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并不太好,但他的故事却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他的遭遇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政治斗争的复杂和残酷,也让人们更加珍视和平、和谐的社会环境。鲁隐公的故事也提醒人们,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不要忘记了人性的本质,不要为了权力而失去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底线。
鲁隐公的故事虽然令人心痛,但却具有深刻的历史启示意义。他的遭遇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无情,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家庭和亲情,意识到这些才是人生最应该追求的东西。
生肖守护神|生肖配对|12生肖配对|生肖属相配对|生肖运势|十二生肖配对表|十二生肖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