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用法-易经怎么入门-易经周易知识入门-

一、关于周文王修改先天八卦的原因

伏羲时代创立的“先天八卦”,其理念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即天在上、地在下。随着时代的演进,到了汉代,出现了新的天文观点,认为“天包地外”,从而挑战了原有的“盖天派”观点。周文王为何会对“先天八卦”中的“天地上下”关系产生质疑并作出修改呢?

“先天八卦”在描述天地对待(定位)时,只在冬与夏的季节中较为准确,春与秋的位置则不对称。虽然冬夏定位无误,但“先天八卦”强调“乾阳在上、坤阴在下”,这与自然规律相悖,因为阳应在下可上升,阴在上可下降。这样的布局使得阴阳无法相交,如何生出六子(万物)、如何概括大自然之理便成了一个问题。

周文王对“先天八卦”进行了改进,创制了“后天八卦”。他这样做,既是对原有理论的完善,也是对自然规律的更深入的理解。

二、八卦蕴含的自然之理与客观内涵

伏羲根据河图创制了“先天八卦”,而周文王则根据洛书创制了“后天八卦”。这两者的差异,揭示了不同的自然之理与客观内涵。

八卦是古人对宇宙认识的进一步科学化解读,是宇宙图解。它不仅仅包含了宇宙的运行规律,还体现了宇宙中的八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出的万种状况。

其中,“先天八卦”主要揭示了宇宙万物的“生成演化过程”,它表现的是事物在诞生之初的状态和演变趋势。而“后天八卦”则反映了万事万物的“发展演变规律”,它更注重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行和变化。这样的差异,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深入观察和思考。宇宙万物的生成演化过程,最终确立了天地定位的阴阳对应法则,以序数的方式将这种自然存在的客观定律确定下来。这一法则反映了宇宙中万物演化的基本规律。

而后天八卦所描述的,则是万事万物的发展演变规律,它体现了五行生克制化的运行规则。这一理论揭示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后天八卦。它实际上描述的是太阳的运行规律。从太阳初升于东方,到没入地平线,八卦的顺序是: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在这个过程中,太阳给万物带来能量和生命,因此被喻为“帝”。

按照中国为本位的观念,南方接近赤道,以火(离)表示;北方寒冷,以冰水(坎)表示;东方有森林(震);西方有湖泊(兑);东南有季风(巽);西南有高原(坤);西北多晴天(乾);东北有高山(艮)。这种划分体现了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联。

关于后天八卦的预测功能,有一种观点认为,按后天八卦的卦数进行预测不准确,而按先天八卦的卦数则较为准确。有人提出了“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的定律。这意味着在预测时,我们需要结合先天和后天八卦,两者缺一不可。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宇宙观和哲学体系。

无论是先天八卦还是后天八卦,都是古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入观察与思考的结果,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瑰宝。八卦中的自然之理与应用规则及其实际用途

在周文王改进了“先天八卦”之后,这两种八卦的自然之理和应用规则便逐渐显现。“先天八卦”被视为一种原则性的存在,是自然之理的体现,是“体”,而“后天八卦”则更注重实践与应用,是“用”。这就如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的关系一样,先天的理念如同我们的身体,是我们行动的基石,而后天的应用则是我们对外界环境的反应和行动。

先天八卦揭示了自然的客观定律和天道。它强调的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这些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与之相对,后天八卦则更多地关注人类社会,探讨的是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方式和变化规律。也就是说,“天道”是不可违逆的,而“人道”是可以根据环境和情况做出调整的。

先天八卦注重的是静态的、本质的存在,而后天八卦则更多地关注动态的变化。先天八卦强调的是一种静态的平衡和和谐,是一种本质性的存在;后天八卦则关注的是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这就像阴阳之间的关系一样,阴代表着静态的存在,阳代表着动态的活跃。阴阳互生互长,构成了一个动态的世界。“先天八卦”主时间,代表着事物的本质和根源;“后天八卦”主空间,代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先天八卦合十”,“后天八卦合九”,这也体现了阴阳互补、对立统一的思想。“阳顺阴逆”,阳代表着顺应自然的趋势和规律,阴代表着逆境和挑战。而“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则是强调阴阳相互依存的重要性。通过深入了解和运用这些理念,可以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在实际应用中,“先天八卦”多用于预测宏观大势和把握大局,而“后天八卦”则更多地用于具体的预测和个人运程的推演。“先天八卦”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大楼的地基,是必须首先掌握的;而“后天八卦”则是建立在“先天八卦”基础上的应用工具,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摸索和实践。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运用这两种八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既需要掌握先天的理念,也需要熟悉后天的应用规则。总之只有深入理解并灵活应用这些理念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和行动。深邃的八卦哲理中,“先天”与“后天”诠释着世界最本质的规律。

“先天”象征着原始、初始的状态,宛如一张未经绘制的画布,它揭示的是天地万物的固有属性,深藏了八卦之数,如同公式定理般揭示着宇宙间最根本的法则。在这个层面,数字是“先天”的,用来描绘世界的本质属性。

而“后天”则是变化、发展的体现,如同千变万化的画面,呈现的是经过时间洗礼后的世界。在这一层面,八卦的“象”在不断地变化,如同无数复杂的计算题等待解答。“后天”涵盖了周围的世界,描述的是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在这个层面上,“方位”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工具。

在八卦的哲学体系中,“先天”是静止的,代表着地理改变前的状态,而“后天”则是动态的,描绘的是地理改变后的状态。“先天”中并没有五行的概念,而“后天”则包含了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算卦时,需要参考先天的“数”,但更多的是以后天的“五行生克化制”为准。

探索失传的古老智慧:“归藏”与“连山”的奥秘

◆“安宅立坟、占卜预测”的学问中,都深藏着“后天八卦”的智慧。数字与先天的奥秘相互交织,方位则映射着后天的变化。变卦揭示未来走势,本卦则映照当下情境。

当我们谈及“后天八卦”,其实是在探讨一个涵盖众多术数基础的系统。只需记下64卦的名称与卦辞,再融合河图洛书、天干地支的精髓,便能触摸到绝大多数术数的核心。

那么,在先天与后天八卦中,方位的选择哪一个更为准确呢?

先天八卦,源自伏羲,由河图演变而来;而后天八卦,则由周文王创立,受洛书启发。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方位的不同,即卦位各有特色。

在实际应用中,先天八卦注重本质,后天八卦注重应用。这意味着,先天八卦更多的是一种理论模型,反映时间的变迁;而后天八卦则是一种空间模型,更侧重于实际应用,特别是在风水学中。

风水学中的八卦方位问题,应以后天八卦为准。研究易经时,方位的选择至关重要。对于易经本身,我们依赖先天八卦的方位;而对于风水等其他科目,则以后天八卦的方位为主要参考。

举个例子,后天八卦中的乾卦位于西北方,在九宫飞星论中属于六白金。这体现了后天八卦的方向性特征。但需要注意的是,六数在先天五行中属水,这展示了河图中一六共宗的原理。

在风水学中,地理方位的确定主要依赖后天八卦:坎北、离南、震东、兑西等等。而先天八卦则更多用于判断时间应期。可以说,后天八卦是空间模型,而先天八卦是时间模型,两者结合构成了完整的风水体系。

现实中,无论是阴宅还是阳宅的风水堪测,都离不开罗盘的应用。罗盘是堪舆学的核心工具,而无论是学理陈述还是实地堪测,都反映了后天八卦在风水学中的实用性。真传一句话道出精髓,假传万卷书只是表象。只有深入理解并应用这些智慧,才能真正领略到易经与风水的魅力。如果您掌握了罗盘的奥秘,细细揣摩,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罗盘,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仪器,其版本多样,层数不一,每一层都蕴含着不同的功用。

从核心开始,最里层的便是“先天八卦”。这一层如同太极图的象征性展现,黑白二鱼相互追逐,富有哲学深意,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并不常用,更多时候用于判断时间的吉凶。

向外展开,实用之秘便隐藏在层层之中。其中最为关键的一层是描绘“二十四山”的那一层。在这一层中,乾坤艮巽的位置清晰可见(四隅方位),而坎离震兑(四正方位)则隐匿于子午卯酉之下。子山便是坎位,午山是离位,卯山代表震位,酉山则是兑位。

这一切的奥秘,源于古人的智慧。他们首创了将“后天八卦”与“天干地支”相结合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纳甲”之法,这样的结合使罗盘在风水占卜中更具实用价值。

因此可以说,“后天八卦”才是真正的“实用八卦”,掌握它,便能在罗盘的指引下洞察天机,解决问题。

姓名算命|算命准吗|测字算命|婚姻算命|周易算命|抽签算命|称骨算命|生辰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