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学习—周易与中医的联系-易经怎么入门-易经周易知识入门

周易学习与中医的紧密联系

易学在中国文化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深刻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历代著名医家无不重视易学的研究。从唐朝的逊思邈到明朝的张景岳,他们都深刻认识到易学对医学的指导作用。易学中的阴阳二气、天地之道等理念,与中医的阴阳消长、天地人三才等理论相得益彰,医易相通,相得易彰。

易学古称有三,即《连山》、《归藏》和《周易》。其中,《周易》以天地人三才立言,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和科学分类的框架,后来成为诸子百家研究的重要著作。

易理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历史悠久,涉及范围广泛。中医学的发展史证明,易学的兴衰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医学的蓬勃发展也进一步刺激了对于易理的探讨和领悟。易理的指导下,中医在一个宏观的整体的时空条件下来认识所发生的一切,这种大一统的思想形成了中医所独有的特色。

《周易》与医学经典如《黄帝内经》关系密切,两者互为体用,同出一辙。《易经》中的卦象首将人体配封,爻辞中直接使用医学术语来表达封的吉凶程度。这说明易学渗透到医学的深层,在测病防病治病及养生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汉朝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利用十二消息封来说明季节变化交替对于疾病的影响,以艮巽乾坤四封为位来定节气物候之变,用业判断病症状况。这说明医学在易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周易学习与中医的联系密切不可分割。易学为中医提供了理论指导,中医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易学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学习周易,对于我们理解中医的精髓,提高医术,有着重要的意义。清朝著名医学家槿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以易理天地烽来解释伤寒六经之总纲。他深入解析了《伤寒论》中的多个病例,如少阴病、附子汤证等,借助坎离、真武汤等中医术语,生动描绘了疾病的病理机制。他对黄连阿胶汤的组成药物进行了独特的解读,以鸡子黄和驴皮等药材的特性,解读了其在方剂中的作用。在解释猪肤汤证时,他以未济之象比喻病状,通过猪肤汤的效用实现水升火降,达成既济之封象。

而在唐朝,著名医学家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注》中也运用了易理来注解医经。他引用了大量《周易》的卦象和易辞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机制。在《上古天真论》中,他以老阳、少阳和少阴的数理来解释女子的生长发育。在《四季调神大论》中,他运用易辞说明了人体天地相应之理。在《阴阳应象大论》和《天元纪大论》中,他根据《周易》乾坤之义解释了阴阳气的生长和变化。

这两位医学家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运用了易经的哲学思想来解释医学理论,使得医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深入。他们的注解不仅为当时的医学界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也为后世的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王冰借孔子之言阐述了天地之道的微妙变化,指出天地设位,易行其中。由此可见,王冰是我国运用易理全面注解《内经》的奠基者。金张元素在《病机气宜保命集·阴阳论第四》中,以易辞阐述了天地人身疾病之阴阳的道理。他引用了乾坤阴阳之理,解释了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金朝刘守真在《素头号元机原病式》中,深入探讨了五运六气的运行原理,并主张在病机分析中注重火的作用。他强调在治疗方法上应使用寒凉之药来平衡火的作用。他从易学的发展史角度论述了易医一理,强调了易医相须以用,不可相失的道理。他认为如果忘记了根本而只追求表面华丽,那么就无法真正达到医术的精湛。在病症的病机分析上,刘守真善于运用易理来判别阴阳,详审机转。他以火热气化之理来阐明鼽为肺热所致的立论,恰合病机。他还以乾坤秦否等六卦,论述了阴阳寒热消长互变之理。

人肖天地,刘守真利用十二辟卦来说明气学流经脉始终之理。他认为血气因流于十二经,天左行而西气随之。他利用离坎之卦来说明阳中之阴、阴中之阳的生发以及气之清浊分为荣卫的机理。他的理论不仅为战栗属热甚而立论,而且将火之论的病机系统化和理论化,奠定了温热学说的理论基础。

这些论述都体现了古代医学与易学的紧密结合,展示了古代医学理论的博大精深。通过深入剖析病症的病机,这些医学家们为后来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理论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也对今天的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周易学习,探寻奥秘无穷

元朝气震亨,后世尊崇的丹溪,金元时期的医学大家,对阴阳学说有着独到的理解。他强调阳易动,阴易亏,并深谙饮食之于身体的重要性,告诫人们以饮食为箴。在他的著作《格致余论》中,他阐述了饮食与生命的关系,引用《周易》的颐卦之辞,强调“心肝慎言语,节饮食”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的生活中,男女之别、生育之亲,都与乾坤二卦息息相关,体现了一定的优生价值。在《受胎论》中,他详细探讨了男女之别背后的遗传基因奥秘。

在当代,周易学习与医学科技相结合,展现出新的生命力。易学的天人合一宇宙认知模式、太极的多数模式等,与中医的脏经络生理模式、正邪盛衰病理模式等相结合,形成了易医科技。这种科技以易为主导、以医为主体,是人体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易医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发展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

研究易医文化的目的不仅在于对其作出科学分析和评价,更重要的是开发其蕴藏的科技资源,使易医科技与现代人体生命科技接轨。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易医科技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命力,为社会、为人民服务,造福人类。这种结合使周易学习在现代更具现实意义和吸引力,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探寻生命的奥秘,为人类的健康和发展作出贡献。

十二星座运势|12星座运势|每日星座运势|星座月份表|今日星座运势|星座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