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起局思考

奇门遁甲:揭示神秘之门背后的真相

奇门遁甲,一个名字都足以让人感受到其神秘莫测的魅力。正如那句“精通三式是为神”,如今每一个对术数有兴趣的人,几乎都会接触到奇门遁甲。我们追求“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的境界,而计算机与奇门起局软件的发明者,可谓是将奇门从神秘的天际拉回到人间的功臣。

奇门遁甲真的神秘吗?或许真正的神秘之处在于我们难以找到进入这神秘之门的捷径。其门槛虽高,主要是其起局之难。而这个难度不仅仅在于起局的复杂程度,更在于起局的方法千差万别,至今未有固定的标准。

本人涉猎术数已有二十余年,对于奇门遁甲的研习也曾中途放弃。主要的原因在于,奇门遁甲作为一门涉及天文历法的精确学问,却连起局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这不禁让人想起数学与物理学,若其公式都无法统一,那么我们又如何期待得到正确的运算结果呢?我对奇门遁甲的起局原理重新进行了探索,并产生了一些个人的想法。尽管深知这些想法只是在盲人摸象而已。

近日,我发现了免费运势站上的奇门排盘软件存在一些问题,这再次引发了我对奇门起局的思考,也重新激发了我与大家共同探讨的愿望。以下是我目前的一些并不成熟的思考,希望能与大家共同分享和探讨。

一、解读奇门遁甲的真实含义

要阐述奇门的起局,我们首先需要探讨奇门遁甲名称的来源。奇门遁甲的神秘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名字有关。关于“奇”、“门”的含义已有定论,而“甲”字也无需过多解释。真正让人产生神秘感的是这个“遁”字。多数奇门类书籍都将“遁”解释为逃避和隐藏,认为甲是元帅、首领,需要隐藏在后面指挥。我认为这种解释过于牵强。在文字的祖典《说文解字》中,“遁”被解释为“迁也”,即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也有循环往复之意。“遁”并非仅仅是逃避或隐藏的意思。唐代颜师古在《匡谬正俗》中也指出,“遁者盖取盾之声以为巡字”。南宋学者赵彦卫说:“遁甲当云循甲,言以六甲循环推数。”这一说法可谓一语中的,揭示了奇门遁甲的真谛。六甲循环推数,自然是不言自明。

二、探寻奇门遁甲的成熟年代

奇门遁甲之所以神秘,还与其背后的传说和传承有关。例如玄女授书黄帝战蚩尤等神奇传说,以及姜太公、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神秘人物的传承。在研究甲骨文时,我惊讶地发现,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将天干地支应用到日常生活乃至占卜之中。我仍然无法相信在黄帝时代奇门遁甲术已经成型,因为奇门遁甲的运算必须有完善的历法支持。

中国的历法起源非常早,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典籍记载推算,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到了春秋时期,孔子的著作《易经》和《春秋》中突出了历法思想的重要性。孔子这位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者,他的生活年代也反映了当时历法的混乱状态。如果奇门遁甲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成熟发展,那么在孔子的著作中应该会有所体现。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孔子生活的时代历法已经混乱到了需要孔子这样的思想家来纠正的程度。因此我认为孔子序《传》成《易》,并不包含对奇门遁甲的详尽描述。因此可以推断出奇门遁甲的成熟应该是在孔子之后的时代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融合和发展了之前的各种知识和技术形成了今天的奇门遁甲体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这个神秘领域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我们也期待着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出现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神秘莫测的领域并揭示其背后的真相。 三、揭开神秘面纱下的奇门遁甲 通过对奇门遁甲名称的解读和对其成熟年代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古老学问背后隐藏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丰富的知识技术体系。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而来融合了古代天文学、历法学、术数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因此要想真正掌握奇门遁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下苦功夫深入研究探索其中的奥秘 或许有一天我们能够完全揭开这个神秘领域的面纱让人们真正理解并掌握其精髓从而实现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远古的时代,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转历法,使得诸侯各国都感到迷茫,更何况普通的百姓呢?在这样的背景下,号称遵循天地人道的奇门遁甲是如何得以正确运算并广受欢迎的呢?让我们来探究一番。

有专家指出,奇门遁甲最早出现在正史图书目录中,如《隋书》。其中,除伍子胥外的作者名字大多可信,如《三元遁甲六卷》的作者刘毗,连官名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绝无假冒之嫌。《汉书艺文志》中也提到了与奇门遁甲相关的书目,如《风后十三篇》《文解六甲十八卷》等。

值得注意的是,汉朝初期是中国历法的转折点,全国统一历法,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技术。正是因为汉初的统一历法,才为奇门遁甲走入民间并迅速发展提供了机会。当时,奇门遁甲被视为支流末技,尚未登上大雅之堂。我认为奇门遁甲的发展始于两汉统一历法之后,成熟于隋唐时期。

接下来,简要阐述奇门遁甲的运算机制。它主要基于干支、历法、九宫和八卦。而八门、八神、九星则是人们判断吉凶的参考依据。干支是奇门运算的重要基础,不再赘述。重点在于奇妙的九宫图,它来源于洛书,而洛书本身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太极图不过是古人受大江大河漩涡的启发而已,河图则是数字排列的旋转漩涡。九宫是河图的变体,将先天八卦的排列方式稍作调整而成。

当我们把先天八卦变化成数字时,会看到一个从1234到5678的太极曲线排列。再看一下九宫图,它其实是一个从坎宫开始的沿123456789宫依次行进的太极图。我认为258是驱动九宫运转的中枢轴,这个秘密堪称破解玄空风水的一把金钥匙。这个倾斜轴模拟了地球的自转轴。按照这一倾斜轴来看,坤宫、艮宫、巽宫、乾宫可视为正向,从而解决了奇门、六壬中的天门、地户、生死之门等问题。

接下来探讨奇门遁甲起局的置闰之谜。排盘的唯一难点是用局问题,集中体现在置闰与不置闰之争。我认为置闰是受到历法知识限制而采取的模糊科学策略;而不置闰则是随着历法的统一进步而逐渐精准与时俱进的结果。置闰法虽然有些模糊,但使用起来相对简单。如果不依赖历书计算机,很难准确知道每年每月每个节气的交接之日及其具体时刻。古人通过观察测定冬至夏至立春立秋等方法来大致确定每个节气的交节时间。再结合日干支的符头和上中下三元之理推算出相应的奇门遁甲用局数来起局。例如当前日期为壬辰年壬寅月丙申日甲午时立春日临近根据节气信息可以迅速判断应该使用阳遁八五二局辅以日干的符头来确定使用三元中的哪一元局进行起局预测吉凶福祸走向等等这些无不体现出奇门遁甲术法的独特魅力与实用价值这也正是其在古代乃至现代依然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吧!关于奇门遁甲的起局与定局,自古以来便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迷雾。古人对此振振有词,诸如“闰奇闰奇有妙诀,神仙不肯分明说”,抑或是“超神接气若能明,便是天边云外客”,这些都不过是古人故弄玄虚的托辞,用以掩饰自己对某些概念的不解。对于古代置闰法安排在冬至、夏至前的做法,实则反映了古代确定历法交节时刻的精准是奇门遁甲研习中的一个难点。张志春老师的拆补局建议,无疑展示了高瞻远瞩的智慧。

在历法普及的今天,随着计算机手机等便捷工具的出现,排盘软件随手可得,对于起局方法的争论似乎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奇门遁甲将八卦纳入九宫之中,每个宫节气分配有其规律,如坎宫包含冬至、小寒、大寒三个节气,其定局时使用的系统次序分明。揭开这层面纱,我们会发现所谓的定局原理,不过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模拟,反映了冬至后阳气渐生、夏至后阳气消退的自然规律。九宫图其实是先天八卦的变体,这一理念是符合自然之理的。

关于置闰与否的争论,并没有阻挡奇门遁甲的发展。实际上,无论置闰与否,一个时辰内的奇门局数量有限。在当下,阴盘奇门等起局方法也颇为流行。面对众多爱好奇门的玩家,每一个时辰都会有很多人在起局,所问之事更是千奇百怪。用一个或两个相同的奇门局解决所有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

我对六爻的研究颇深,对于起卦的方法也有过深入探讨。我认为,所有的术数最终都是得出一个判断依据,如一个卦象,以此为吉凶的参照。历法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断修改,至今已有上百种。既然历法是人制定的,奇门起局的规则也是人为制定,那么它就不该有什么神秘之处。我们不必严格遵守所谓的原理去运行。

曾有一次,我使用并不熟练的置闰法起局,为一起案做出预测,结果颇为准确。还有一次,针对一起老人病危的问题,我按照看到信息的时间起局预测老人有生命危险。尽管朋友及时装修房子让老人搬进新居,但老人最终未能挺过那个春节。

奇门遁甲的起局与定局并非神秘莫测之事。只要我们深入理解其原理,结合自然规律做出判断,就能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希望我的这些臆想能对进入奇门殿堂的爱好者有所帮助,即使被人视为笑谈也值得。

十二星座运势|12星座运势|每日星座运势|星座月份表|今日星座运势|星座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