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占经 卷六十六
《开元占经天文占星学秘籍》卷六十六——石氏中官星占详解
一、阁道星占
石氏指出阁道三十六星,位于王良东北,形状如同飞阁。其被视作水官、天子御道及神乘。若阁道星明亮度适中,排列整齐,预示国泰民安;若其摇动不定或星光暗淡,则意味着天子道路不通,有谋臣出现或有兵灾发生。因此阁道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石氏赞其为“神所乘”。
二、附路星占
附路一星位于阁道两旁。石氏等占星家认为附路星与阁道星一同预示道路的状况,若阁道受阻,则应从附路判断吉凶。同时附路星也与风雨有关,其明亮与否可以预示天子的寿命和百姓的疫病情况。石氏赞其为“备败伤”。
三、天将军占
天将军共有十一星,位于娄北。被视为金官和天之大将军的象征。天将军的动向可以预示战争的起止和大将的出行。其明亮安静则天下安宁,若其摇动不明,则可能预示大规模战争或天子亲自出征。《石氏赞》赞其为“主武兵”。
四、大陵星占
大陵八里位于胃北,被视为藩国和诸侯的象征。其明亮可能意味着藩国或诸侯有丧事或疾病流行。《石氏赞》指出大陵八星主崩丧。同时大陵星也与积尸有关,其明亮可能意味着有大丧事。
五、天船星占
天船九星在大陵北河中。被视为帝王济渡之官和水旱之事的象征。其动向可以预示水旱灾害和战争的发生。《石氏赞》赞其为“济不通”。同时天船也被视为天将军的兵船,其动向可能与战争有关。
六、卷舌占
在开元占经卷六十六中,石氏为我们揭示了中官星的天文占星学奥秘。这些星辰的动向和变化被古人视为预测吉凶、判断国运的重要参考。一、阁道星占
阁道三十六星,形象如飞阁,位于王良东北。被视作水官、天子御道和神乘的象征。其明亮度和排列状态能预示国泰民安或兵灾起止。石氏赞其为“神所乘”,可见其在占星学中的重要地位。二、附路星占
附路一星与阁道两旁相伴,和阁道一同预示道路状况。同时也与风雨有关,能预示天子的寿命和百姓的疫病情况。《石氏赞》称其为“备败伤”,突显其重要性。三、天将军占
天将军共有十一星,位于娄北。被视为金官和天之大将军的象征。其动向能预示战争的起止和大将的出行。明亮安静则天下安宁,动摇不明则可能预示大规模战争。《石氏赞》赞其为“主武兵”,凸显其在占星学中的重要作用。四、大陵星占
大陵八里位于胃北,被视为藩国和诸侯的象征。其明亮可能意味着藩国或诸侯有丧事或疾病流行。《石氏赞》指出大陵八星与崩丧有关。五、天船星占
天船九星在大陵北河中,被视为帝王济渡之官和水旱之事的象征。其动向能预示水旱灾害和战争的发生。《石氏赞》称其为“济不通”,突显其在占星学中的重要地位。六、卷舌占
探寻星宿之秘:五车、天关与南北河戍的奥秘
石氏曾言:“五车,乃天库、天仓之总称,凡五星,位于毕昴北与大陵东。其西北端之大星,名为天库,亦称为毕、秦、太白,神名令尉。东北之星,则名为狱,属燕赵之星,神名风伯。向东之星,即天仓,属卫鲁之地,神名雨师。东南之星,为司空,属楚地,神名雷公。西南之星,名为乡,属韩魏之地,神名丰隆。”五车之中,又有三柱,如晋灼所言,三星犹如鼎足。郗萌称之为咸池或五潢、重华,位于丰隆。黄帝占书则称之为五帝之座。五车与天子之兵、水官等有所关联。每一颗星都主宰着不同的地域和农作物。若星动摇变色,则预示着五谷价格昂贵,百姓饥荒。石氏详细描述了每一颗星所代表的农作物和地域。他也详细描述了这些星象变化对军事和农业的影响。如五车星均明,五谷丰登;若有一星不明,则谷物收成不佳。又如五星失色,则赤地千里。《黄帝占》还提到日月五星不出天关中者必有叛臣不从君命之事。焦延寿曰:“天关星若与五车星舍同现则大将披甲国门闭。”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对星宿的崇拜和敬畏以及对星象变化的深刻观察和理解。
接下来是石氏所描述的天关星。“天关星在五车南参西北。”郗萌称之为天门是黄道中的关键位置。“日月不出其中行必有一国之主不朝者。”古人认为天关星的动态变化能够反映出国家政治的兴衰以及军事行动的发生。《黄帝占》也有类似的说法认为天关星若明大则王道平通。石氏赞曰:“天关一星道所从。”再次强调了其在天文观察中的重要性。
再来看南北河戍。“南河北河六星夹东井。”这是石氏的描述。《黄帝占》称其为南纪、阳门等。《黄帝占》还提到南北河戍为水官代表着中国之难。石氏曰:“天关者河戍也主中国之难。”这些描述反映了古人对南北河戍的重视认为它们能够预示国家之福祸。《黄帝占》中提到南北河戍的星欲明大小如其故则天下安宁四夷来朝;其星不明动摇不于其常则边兵大动交侵中国人主有忧。再次强调了这些星象变化对国家政治和军事的影响。同时韩扬提到南北戍为天门两戍间为天道日月五星常出南北戍间可以预测旱灾等自然现象的发生。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对天文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联系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总之探寻星宿之秘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类命运的一种关注和预测。郗萌观察道:“北河戍下,繁星点点,民间治理不善,君主则不明,官吏多有失职。”根据《黄帝占》的记载:“日月五星如果不按照天道运行,必然是有不忠之臣的存在。其中一种现象便是道路不通。”石氏进一步解释:“南戍主夷狄,北戍主中国;两戍之间,仿佛天然形成的天关门。”同时指出:“南北河星不齐全,道路便会阻塞,另一种迹象便是大水泛滥。”《石氏赞》也提到:“通过观察两河六星,可以预知逆邪之象。”
在五诸侯占星中,石氏描述:“五诸侯五星,位于东井之北,靠近北河。”他们在星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黄帝占》详细解释了这五颗星的含义:“这五颗星分别代表帝心、帝师、帝友、三公和博士、太史,为帝定疑。”石氏进一步阐述:“五诸侯的职责在于摘发奸谋,监察阴私伏匿之事。”《春秋纬元命包》也提到:“五诸侯主刺举,戒不虞。”同时指出五星之变逆出则名罚。《礼纬含文嘉》则提到:“当五诸侯星光明正大时,天下太平。”郗萌也指出:“五诸侯星明亮,则天下大治;若不明,则天下贵人将有谋反。”
积水星、积薪星、水位星等星象也有各自的寓意。积水星与美酒有关,其明亮表示天下安宁;积薪星与祭祀有关,其状态预示国家安定与否;水位星则与水官相关,其微小表示阴阳和谐,大雨及时。
轩辕星更是复杂细致,包含了许多关于女主、后妃、黄龙等的描述。石氏详细描述了轩辕星的布局和名称,如昏昌宫、雷雨之神等。郗萌则称之为女主之廷,而《黄帝占》更详细地描述了轩辕星与后妃、皇子的关系,以及其象征的雷雨风霜等自然现象。石氏将轩辕星比作王后所居之宫,并称之为黄帝之舍。整个描述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
这些星象的观测与解读,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天文的深厚了解,也展现了他们对政治、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这些星象的变化被赋予了预测吉凶、解释世间万象的重要任务。石氏曾言:“轩辕星如常故,色黄且润泽,则天下和谐,丰收在即。”当轩辕星位置变动向外时,百姓流离失所,许多人归附胡人;若其内动,则百姓将遭遇大饥荒,胡人亦会侵扰。焦延寿曾描述轩辕星动态摇曳,若相互靠近,则预示后宫之事,如有死丧或卑下者欺凌尊贵者。又有星宿占卜说:“女御星远离后星,有低微之星逼近,意味着有赏赐之事;东西方向的星座关乎大国与小民;王者娶妻不按次序,淫逸失度。”郗萌认为轩辕角的振动,意味着后族的衰败和动荡。《荆州占》中则提到轩辕星变小、色泽变化等,意味着皇贵妃的不安与凶险。石氏也提到轩辕星合时,后宫子孙众多,若不明则令人忧虑。《石氏赞》以轩辕龙体象征后妃。
少微星占四十五中,石氏描述少微四星在太微之西,南北排列。韩杨则详细解释了这四颗星分别代表的含义。另有多种文献对此有所记载,称其为士大夫、处士之位。《黄帝占》中提到少微星明亮且行列整齐,则王者任用贤良,天下安宁;若其暗淡不见,则贤才隐退。《春秋纬》中提及少微星的变动与大夫的权力有关。石氏还强调了少微星的明暗与贤士的兴衰息息相关。当少微星非其常态时,女主有忧;处士明亮时,则王命兴盛。焦延寿描述了少微星靠近太微时的特定星象。而《石氏赞》称之为逸士位。
太微星占四十六中,石氏描述了太微十星的方位。吴龚的《天官星占》称其为天关,是五帝之庭。郗萌则详细描述了太微宫的天文布局及其象征意义。另有文献中提到太微与朱鸟的关系。《孝经纬》描述了太微天廷的功能与布局。《黄帝占》详细描述了太微宫中的各部星宿及其象征意义。《春秋元命包》强调了太微作为权政中心的重要性及其各种星宿的含义。《石氏赞》以太微宫象征帝王的权威与治理。
这些星宿的观测与解读,反映了古人对天文的深入研究和对星宿的丰富想象。它们不仅是天文学的知识,更是人们对自然、宇宙和命运的思考与探索。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十二生肖本命佛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