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格笔画学追源

探寻五格笔画学的根源

五格剖象法,一种颇具影响力的命名法,其起源可追溯到1918年初,由熊崎健翁开创。此法也称作“熊崎氏姓名学”。其核心在于将人的姓名按照五格剖象法来解读。

五格数理是根据姓名的笔画数和特定规则,构建出天格、地格、人格、总格、外格等五格数理关系。再通过所谓的81灵动数,来推算人的各方面运势。

五格剖象法是基于《易经》的“象”“数”理论,依据姓名的笔画数和一定规律建立起的五格数理关系。运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这种简易方法可以推算人生的各个方面运势。对于姓名学的内容,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在为后代或子女取名时,不妨参考此方法。如果当前的姓名数理配置不理想,也没有必要更改户口本上的名字,可以使用笔名或常用名来补救。据说,最常写、常用的名字对自己的人生运势暗示力最大。

基本内容如下:

1. 从人格与外格的数理关系可以推断出人的性格以及一生总体情况。

2. 从地格数理可以推算出年轻时期的人生历程以及与子女、部下、朋友和同事的关系。

3. 从总格数理可以推断出中年以后的人生历程。

4. 从天、人、地三格数理关系可以推断出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是否顺利。

5. 天格与人格的数理关系关乎成功运,可以推断事业成功率的高低。

6. 人格与地格的数理关系反映基础运,可以判断基础是否稳妥。

7. 从外格和人格的数理关系可以推断家族亲缘的厚薄以及个人社交状况。

关于五格的计算方法:

1. 天格:对于复姓,需要合计姓氏的笔画;对于单姓,则需要再加一数。如司马光是复姓,天格是5+10=15;李刚是单姓,天格是7+1=8。天格是由祖先传承下来的,其数理对人的影响相对较小。

2. 人格,也被称为“主运”,是整个姓名的中心,人一生的命运均可由此推断。其构成是姓氏最下字与名字最上字的笔画数之和。

3. 地格:由名字的全部笔画数构成,被称为“前运”,主管人中年以前的活动力。如果是单字名,则需要再加一数。

4. 总格:合计姓与名的总笔画数,主管中年至晚年的命运,也称“后运”。

5. 外格:总格笔画数减去人格笔画数,如果是单字名或单姓,则需要再加一数。这个数值主管命运的灵力。

至于天、人、地三才配置,它会对人的身体状况、婚姻家庭以及基础运和成功运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对于五格学来说,其版本众多但内容大同小异。尽管它可能初看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理论,但实际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学理论。下面列举五宗罪状:

一宗罪是无法证明来源的学科;至今没有人能准确追溯五格学的起源出处,都是道听途说。实际上日本的五格学并没有如此复杂,它们孩子的名字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则和要求。然而我们的五格学与五行毫不相关并且没有天地人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单纯的直线思维等缺陷因此是野学派的一个笑话理论五宗罪与易经五行理论的不符之处

众所周知,易经之始之母便是阴阳,脱离阴阳的二元对立与统一,便无从谈易经的奥秘。在五格学说中,虽然不区分男女,但易经的象数理论绝非简单的类比能够涵盖。事实上,易经的思维模式蕴含着强大的规律性,相较之下,五格学说若缺乏实践检验,则其真理性的可信度便会大打折扣。

谈及第二宗罪,五格理论与五行相生的道理似乎存在矛盾。除了阿拉伯数字与五行有所对应之外,难以找到其与五行理论之间的共同逻辑。例如,三才配置中的三木格局被标示为吉祥,但在五行世界里,平衡与中庸才是追求的核心,任何一种元素的过度旺盛都可能引发问题。

进一步探究到第四宗罪——真空理论。五格理论虽然看似融合了易经、五行等诸多元素,但实际上却脱离了现实客体。例如,对于同名同姓的两个人,仅仅依靠五格理论推断他们的命运似乎显得过于简化。倘若真的存在绝对的复制五格,那么世界上可能出现多个同样的名人,这显然是荒谬的。更不必说,用五格理论去分析历史人物如,如果真的能够预测坏人的出现,那世界将陷入恐怖的深渊。

至于五格学说的第五宗罪,其应用在现代社会已经显得过时。在简体字普及的今天,仍然按照繁体字的笔画数来计算已经不合时宜。现代人的书写习惯与潜意识的形成与繁体的笔画数已经没有直接联系。例如,使用现代科技如搜狗打字法,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字的音,而非其笔画数。坚持使用繁体字的笔画数进行测算,无疑是错误的,甚至可以说是罪加一等。

五格学说在诸多方面与易经五行理论存在不符之处,其真实性与可信度有待进一步检验与实践的验证。

生肖守护神|生肖配对|12生肖配对|生肖属相配对|生肖运势|十二生肖配对表|十二生肖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