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神数预测学

介绍古老预测学——太乙神数

一、简介

太乙神数,乃古代高层次预测学,源自黄帝战蚩尤时期。与奇门遁甲、六壬并称为“三式”,是我国古代术数中的三大秘术之一。太乙式是易经象数之学的体现,其理论依据源于《易纬·乾凿度》的太乙行九宫法。它的周期计算复杂,采用五元六纪,三百六十年为一大周期,七十二年为一小周期。太乙每宫居三年,不入中宫,经过二十四年会完成一周的游历。

二、太乙方位

太乙式的方位与常见的遁甲式不同。太乙将宫位逆时针转45度,形成独特的方位布局。比如,乾宫为第一宫,离宫为第二宫,以此类推,形成独特的九宫布局。

三.阴阳遁的规定

太乙神数有阴阳遁局之分。在年、月、日中,阳遁局被使用;而在时,则采用阴遁局或阳遁局。冬至后使用阳遁局,夏至后使用阴遁局。阳遁局中,太乙始于一宫,顺行九宫,不入中宫。而阴遁局中,太乙始于九宫,逆行九宫,同样不行中宫。这种规定与遁甲式有明显的区别,体现了太乙式的独特之处。

四、五元六纪

这是太乙神数的术语。五元指的是甲子元、丙子元等,每元七十二年,共计三百六十年。六纪则是指每六十年一个轮回。这些术语共同构成了太乙神数的周期体系。

五、太乙九宫

每一个宫都有其独特的主州和属性。比如一宫乾天门主冀州,为绝阳;二宫离火门主荆州,为易气等等。这些宫门的设定与方位紧密相关,体现了太乙神数的地理方位特性。

六、岁太乙

岁太乙涉及到太乙积年的计算。从混沌甲子之岁开始至所求年份的总年数就是“太乙积年”。而求太乙局数的方法则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运算得出。

七、“天目”求法

天目,亦称为“文昌”,因其能照鉴万物而得名。在天为阳,属主将之首,为萤惑之星。求天目的方法是通过特定的运算和推算得出。

八、“客目”求法

客目,又被称为“始击”或“地目”,能够观察主客胜负的微妙之处,以及谋划阴暗秘密之事。求客目的方法具有独特的运算规则。

九、计神

计神在太乙神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岁星的使者,用来筹度军国动静,判断“主”和“客”的胜负。作为二目之首和四将之源的计神在太乙神数的预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 太乙神数作为古代高层次预测学, 其理论体系和运算方法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华。古老的中华术数太乙神数,源远流长,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智慧。其理论独特且深奥,涉及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方位宫位等多个领域,共同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宇宙模型。

一、求法阐述

在太乙神数的推算中,"阳遁起吕申寅,阴遁起申顺行十二支",这是其基本的求法原则。太乙十六神代表了不同的时间、空间与宇宙力量的关系,每一个神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与功能。如子神代表地主,丑神代表阳徳等。

二、八正宫与间神

在太乙局中,"子午卯酉乾坤艮巽为八正宫",它们代表了宇宙的基本方位与能量。"寅申巳亥辰戍丑未"则为间神,它们在推算过程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主算与客算的求法,均基于此。

三、主大将与客大将

主大将和客大将是太乙神数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分别代表了金和水两种元素的力量,反映了战争、兵戈等社会现象的变化。二者的位置与状态,对于预测和决策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主大将与太乙同宫为囚,其含义为君主有灾等。

四、太乙八门与八门值使

太乙八门包括开、休、生、伤、杜、景、死、惊,它们与奇门遁甲和大六壬的命名相同,但在太乙神数中的用法与意义却有所不同。八门值使则是八门轮流值事,以开门为始进行轮换。它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时间与方位的能量状态,对于预测和决策有着重要的价值。

五、太乙阴阳数

数有奇偶,宫有阴阳。在太乙神数中,阴阳数的概念十分重要。重阳数、重阴数以及阴中重阳数、阳中重阴数等,都是基于阴阳五行理论而得出的结论。这些数值的推算和应用,反映了古人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刻理解。

太乙神数作为古老的中华术数,其内容丰富且深奥。通过对太乙神数的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智慧和文化底蕴,也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些智慧来指导生活和实践。如今,虽然科技发达,但古老的智慧和哲学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应当珍视这些传统文化遗产,传承并发扬光大。太乙神数,奥妙无穷,蕴含世间万物之理。数的分类,尽显天地人之道。

一、数和之韵

数和,是宇宙间物质信息能量的运作规律在太乙神数中的体现。其中,上和数、次和数、下和数等,均代表了数场与运数的和谐交融。天、地、人三才之数,更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数和,亦呈现了数场中阴阳的平衡与协调。

二、数的阴阳

数有奇偶,奇为阳,偶为阴。太乙九宫之中,除中五宫外,八三四九宫为阳宫,二七六一宫为阴宫。数的阴阳与落宫相配,便形成了重阳数、重阴数等。这些数的组合,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人事运动的规律及变化之机。

三、数的分类与人事运势

在太乙数中,九宫配数,阴阳交替间隔。重阳数、重阴数等特征明显的数,反映了数场质态的单向发展趋势及数力对人事的单方牵引。如重阳数为激进、亢极之数,遇此数则阳刚势盛,事凶急迫;重阴数则低沉、死绝。它们都是单性作用力不同程度的显现,使人事不平衡地发展。而阴中重阳、阳中重阴等数则反映了定位中单力的作用及影响,是较为潜藏的不利因素的表现。杂重阳、杂重阴等数则反映了事态发展的波动反复。这些数的组合对人事的作用,既有不利运势的发展,也反映了事态发展的明显特性及内外力作用的程度。如阳为外、为动,代表男性;阴为内、为静,代表女性等。通过数的阴阳内涵与性质分类结合分析,可以判别不利因素的作用范围、对象及影响力的分配。

四、数的演绎与应用

在太乙运式过程中,数的组合以数的基本性质为基础进行延伸、扩展及分化。三才数、长短数、不和数等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人事运动的规律。主算、客算、定算与太乙相互参照,分析主客吉凶动静。这些数的分类和定义对于预测和解读人事发展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数的组合及其性质来预测和解读人事的运势和发展趋势。

太乙神数,以数明理,寓理于数。通过数的分类和组合,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人事运动的规律及变化之机。数和之韵,数的阴阳,以及各类数的分类与人事运势的关联,共同构成了太乙神数的丰富内涵。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借助这些数的分类和性质来预测和解读人事的运势和发展趋势,达到相互共振的目的。太乙数术中,数与宫共同构建了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能量场,这个场中的阴阳转换和平衡反映了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程度。

在这个世界中,数代表能量的阴阳转换场,而宫则是其承载和转化的场所。它们相互呼应,共同生成了反映不同程度阴阳平衡及转化的上和数、次和数、下和数。

数和宫的组合,实质上是阴阳相配的结果。数的阴阳属性与宫的场域相互呼应,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的异性质力场,这个场态的和谐程度,直接影响着人事的发展。当数与宫达到平衡,形成合力,便能调和天地人三才的总场性能,为人事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机会。

上和数、次和数、下和数,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状态。上和数反映的是最佳的状态,数与宫的阴阳和谐,内外通融,得天时、贵人相助。次和数则是数与宫内外相承,四方力授,反映同辈朋友的帮助。下和数则是自立之数场,依靠自身内力的积聚和推动,完成相对平和的应轨运动。

在太乙神数中,一、五、十三个数分别代表了人、地、天。这些数的分析,揭示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具备状况。数场的汇聚方式,体现了数与宫之间阴阳互衡的化合状态。数借宫之准位,共同作用于事态的发展变化,展现了宫数和场的作用力的不同层次及化合范围。

太乙数中还有三才数和长短数的概念。三才数展示了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统一,而生数和成数的组合,则代表了天成地就人和的圆满。长短数则定胜负,分缓急,以十为界,展现了数场单一与组合的不同性质。

星神落宫与三算的阴阳比较,也是太乙数的重要部分。星神的落宫反映了宫对星宿信息能量的接收转化性质,而数场之相互阴阳协调,则可以确定基场,把握大势,辨识吉凶。

太乙阴阳数是一种揭示天地运动规律的工具。它以阴阳二性之数理分析明内外主客动静变化之机,将天地阴阳造化融汇贯通于整个太乙运式过程中。数借宫化力,星和应数宫之配合,共同作用于人事的变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数和宫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运势,揭示了人事运动的基本规律。太乙数术,又名太一,源自北辰神名或北极星,代表着天皇大帝的权威。此术以九宫为舞台,统管十六神,能预知风雨、水旱、兵革、饥馑、疾疫等灾害,以及九洲十二国的治乱兴替。太乙式的推演,皆以太乙的行宫为根基。

太乙宫位排列独特,与洛书宫位有着不可分割的传承关系。两者之间的差别一直存在争议。西晋郭璞认为,这是因为地缺东南,为了填补这一空缺,宫数多者便以九进行填补。东晋乐则认为,太乙经天道、明人事,王者得之,得一统天下,因此差一宫以应乾。唐代王希明同样表示,太乙统人事,先知未来之道,故圣人特差一宫以明先知之义。而《太乙神数》则解释,太乙者极也,乙者数之始也,三年一宫,理天、理地、理人也。周易六十四卦以乾为首,数字以一为始,因此太乙从乾宫开始运行八宫。

太乙分阴阳二遁。阳遁太乙行宫从乾一宫开始,顺行八宫,不入中宫;阴遁太乙宫则从巽九宫开始逆行八宫,同样不入中五宫。如此设定,展现了太乙数术的深厚内涵与丰富哲理。

接下来探讨太九宫的意义。太乙三年住一宫,理天、理地、理人。《太乙神数》解释说,圣人画卦观象,乾德三者分别代表天、地、人三道。太乙象乾卦,因此三年一宫,自乾为首。第一年理天,主要关注日月星辰七曜的运行,以明天道。若违背天道,太乙之神便会察觉并施加处罚。天道无情,遵循则风调雨顺,违背则天象变异,人间遭殃。第二年理地,主要关注四气八节的调整,以明地道。若所临之分能承地道而行,勿兴土木之工,人民勿妨稼穑,则天地之气合,四时之气交,风雨之气会,阴阳之气和。这便是太乙理地的核心要义。

由此可见,太乙数术不仅关注天道的变化,更强调人君的治政之道。修德治政符合天道方能安泰昌盛反之则必遭殃。这一理念是古代天文与人间吉凶祸福联系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太乙数术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人们对天文、地理以及人间治政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在古代中国的哲学与天文学体系中,太乙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神祇,它的行动和位置不仅关乎天时地利,更映射出君王政治德行的考察标准。其三年一移位的规律,理天、理地、理人,无不体现出古代对于自然界与人界和谐共生的追求。

在太乙的巡视之下,天道、地道、人道三者相互感应,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君王遵循天道,修德爱民时,便能国泰民安;反之,若退忠良、任小人,则会引发灾难。这种观念在古代中国是深入人心,被视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准则。

太乙三年行一宫,从乾宫开始,阳局顺行至巽宫为一周。乾宫作为太乙初判之地,代表着天道,主冀州、并州。这里提到文昌到乾宫的现象,意味着辅相、上将可能威胁到君父的地位,是对君王构成威胁的象征。

离宫次之,代表着君王的治理之权。离为南方,卦象文明,太乙居离位象征着君王治理天下。重审顺逆,明察奸邪,诛伐不义之徒。因此离宫与豫州相应。

艮宫三阳交泰,万物始生。艮属土,与中宫坤卦相连。始击临艮宫意味着嬖宠进宫,君主荒淫,反乱之道,兵革四起。这种现象在青州尤为显著。

四宫震阳气壮盛,长男主气。始击临之则西戎兵侵。易经八卦中,震为长男,因此这种现象与徐州的男性长者有关。

中宫作为天之枢纽,太乙考治而不居。这是因为在古代观念中,北极星所在的中五宫是天的中心,太乙虽考治八方但不居其中。

兑宫则象征着天地盈虚、气肃杀毁折之象。客大将临之则南楚侵。这是因为九宫以五为中,兑六宫已过半数,其位置与南楚相应。

太乙的巡视与移动象征着古代中国对于政治、天文与自然和谐的理解与追求。各宫所主之地与现象,都是古代人民在长期观察自然与社会中得出的智慧结晶。这些观念也反映出古代君权专制的时代背景下的某些局限性。尽管如此,古代中国人民对于天道、地道、人道的探索与思考仍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理解。徐州,古称南楚之地,以其地理位置和战略重要性而闻名。在这座城市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深邃的力量格局,如同坤宫的七变,阳化纯阴,阳舒阴寒凝。坤为地户,次之以兑,主梁州、益州。据传,当主大将临之,梁、益之兵将起,其所在之处,应验临之。

坤宫七变,以数而论,奇数一到九为阳,偶数二到八为阴。宫次而言,一、三、四宫为阳,六、七、八、九宫为阴。坤主梁州、益州,主大将坐镇坤宫,其影响波及所临之宫,故称为“梁、益兵起”。

再说那坐坎朝离之宫,即坐北面南以统治天下之所。坎乃北方之正位,上应紫微宫,太乙至此而显灵。坎宫的卦象为窃、为隐伏、为血。若二目有关联或对立之象,大臣或将遭受诛杀。太乙行宫考治,坎、离二宫有诛大臣之兆。

巽宫则象征天倾西北,太乙出乾始入巽终。乾为天之象征,健行不息;巽则象征入内。巽宫主扬州之地。若客大将临之,北狄将会侵犯。巽宫与乾宫相对冲,乾主冀州并州之地,其中并州乃北狄所属之地。因此北狄入侵的征兆便显现于此。凡太乙九宫所主的年份,《太乙神数统宗大全》指出在特定的格局下应验。若三才算和谐而无特定的格局如关、囚等则影响较轻。太乙格局的预测作用源远流长且复杂多变包括掩迫格等每种格局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预测作用例如掩表示阴盛阳衰阳被阴掩的征兆可能导致君弱臣强岁计遇掩人君宜修德谨身任用忠良远离小人等此外迫关囚击格等格局也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影响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应验于现实生活之中这些格局是古已有之的固定成式用以预测天变灾异内外祸福治乱兴衰等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格局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的天文地理和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知识。", "要求以通俗易懂的语句解释文章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含义。":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古代中国对地理位置和天文现象的理解与解读。文章以徐州为例,介绍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与之相关的天文格局。

文章讲述了坤宫的七变,即阳化纯阴的现象。坤代表地户,与梁州、益州有关。当主大将到达坤宫时,梁州和益州的兵力会有所行动。这是对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的解释。

接着,文章描述了坐坎朝离之宫的含义。坎代表北方的正位,与紫微宫相对应。太乙在此显现,表现出一种统治天下的气象。坎宫的卦象与隐伏、血有关。如果某些特定的条件达成,会有大臣被诛杀的象征。这是对天文现象和地理位置关系的解读。

文章讲述了巽宫的意义。巽宫与乾宫相对冲,与冀州并州有关。如果客大将在此处有所行动,北狄可能会入侵。这是通过对地理位置的理解来预测外来入侵的一种观念。文章中还提到了太乙九宫的其他格局,如掩、迫、关、囚、击等,每种格局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影响。这些格局是古代用来预测天变灾异、内外祸福等的一种手段。通过对这些格局的理解和运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天文地理和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知识。

这篇文章通过对地理位置和天文现象的理解与解读,展示了古代中国的一种特殊观念和预测手段。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和解释,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知识背景。在古老的易学体系中,岁月的变迁与星象的运转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当“岁计”遇上特定的格局,意味着天地间的阴阳五行在发生转变,影响着国家的运势和民众的福祉。

一、岁计与对格

当“文昌”与“太乙”所在的宫位相冲,便形成了所谓的“对格”。这种现象象征着大臣欺瞒君主,阻塞贤路,忠良被逐,将吏挟奸欺迫。若主客四将与太乙宫相冲,则情况更为严重,臣下欺君的现象更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君主宜用忠良,抑奸佞,安抚百姓,以避免发生危机。

二、挟持之义

若“文昌”、“始击”同处在太乙左右,主大将与主参将、客大将与客参将同处在特定的位置,都会形成“挟持”的局面。这象征着大臣专权,若客方大小将挟持主方,主方会失败;主方大小将挟持客方,客方则败。

三、特殊格局的解读

文昌困于太乙宫,称之为“四郭固”,象征着天子之都四面城墙坚固,宜坚守防御。而“四郭杜”则意味着关梁闭塞不通,谋事难成。“三门具不具”涉及到开、休、生三吉门,若太乙、天目不在这些吉门之下,则不利于兴兵。而“五将发不发”则关乎兵强将勇,若五将不发则不可临阵。

四、太乙阴阳数

在太乙体系中,数字也有阴阳之分。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而八宫中的阴阳分配也有其特定规则。北方和东方为阳宫,南方和西方为阴宫。数字与八宫的配合会产生各种数象,如重阳数、重阴数等。这些数象再与宫位的阴阳相结合,又会产生上和数、次和数、下和数等。这些数象的变化反映了天地间阴阳五行力量的消长。

五、天地人三才数

天、地、人被称为三才。在数中,无天、无地、无人各有特定的算法。这些算法反映了天地人的变异,如数中无天则主天气有变异,数中无地则主地理有变异,数中无人则主人事有变异。这些变异可能带来山崩地震、河涌川流、疾疫流行等灾害。

岁计的变迁在古老的易学体系中承载着深刻的意义。天地人的和谐与否,都在这数字的阴阳五行中得以体现。我们应当深入理解这些文化符号背后的含义,以期更好地把握天地自然的韵律,顺应时序的变化。在古代中国,算术与天文、历法、命理等息息相关,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智慧与哲理。本文将探讨一系列关于“算”的深奥概念,展现古人的智慧,并尝试解读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所谓“算得十、二十、三十、四十为无人之算”,其实是在描述一种天地人三才相合的格局。在《金镜》中,提到的数字组合如十六、二十六等,均代表着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数字的组合上,更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命运之中。古人认为,人的命运与天地自然紧密相连,自然界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人的命运。他们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来预测和解读人的命运。

在古代的命理著作中,人的命运被细分为十二个方面,称为身命十二宫。每个宫位都代表着人生不同方面的命运,如命宫代表一个人的整体命运,财帛宫代表一个人的财运等。这十二宫位与天地十二次、十二地支相对应,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命运体系。这种体系体现了古人的天人感应观,即天地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的一生命运是相互关联的。

太乙命法是一种推演人生命运的方法,它除了使用身命十二宫外,还增加了身宫、日宫和时宫,共十五宫。这些宫位的增加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太乙推演方式和方法的需要。太乙命法认为,一个人的命运受到天地自然界的影响,因此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可以预测和解读人的命运。

命宫是身命十二宫中的首宫,也是最重要的一宫。命宫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其推演方法十分复杂。首先需要通过年支、月支、日支、时支来确定命宫的位置,然后根据阳年生的男命和阴年生的女命的顺逆行规律来排列十二宫位。每一个宫位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通过观察这些宫位的变化,可以预测一个人的命运走势。

古代的算术与命理是一个深奥的学问,它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命运的探求。虽然现代科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古代的这些智慧仍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或许有一天,我们能够解开这个千古不惑之谜,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是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结合,形成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往复循环。这种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方式,是我们悠久文化的一部分。

十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分为阴阳两类,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十二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同样也有阴阳之分,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天干与地支又各具有五行属性,如甲乙寅卯属木,丙丁巳午属火等。

在月支方面,一年十二个月各有对应的月支,如正月是寅月,二月是卯月等。每个地支配以方位五行属性,如北方属水,东方属木等。方位与地支的对应关系形成了一个方位图。十二地支还与命宫的起法紧密相关。阳年生的男性称为阳男,阴年生的男性称为阴男,阳年生的女性称为阳女,阴年生的女性称为阴女。根据生月的地支和生年的年支来确定命宫的位置。阳男和阴女顺排十二支,阴男和阳女逆排十二支。定准命宫后,再依次排列兄弟宫等十二宫。

让我们以两个例子来说明如何确定命宫的位置。首先是阳男,生于甲子年、丙寅月、乙丑日、甲申时。以月支寅加临年支子位上,依次顺排十二支,可以得到命宫的位置在午。而阴男的例子则是生于乙丑年、戊寅月、丙午日、丙申时的人,以月支寅加临年支丑上,逆排十二支后得到命宫在未。这些知识在古代数术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后,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天干地支纪时法以及命宫的推算方法。这些古老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我们与祖先文化的桥梁。在今天看来,尽管这些古老的纪时法和推算方法可能显得复杂,但它们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古人的智慧。此人十二宫的排列顺序为:首先是命宫在未,接着是兄弟宫在午,然后是妻妾宫在巳,紧接着是子孙宫在辰,财帛宫在卯,田宅宫在寅,官禄宫在丑,奴仆宫在子,疾厄宫在亥,福德宫在戌,相貌宫在酉,最后父母宫在申。这些宫位对于命运预测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安身宫法是一种通过月支和年支推算个人身宫的起法。身宫与命宫意义相近,同样能总括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具体计算时,以出生月的月支加临出生年的年支,对于阳男阴女顺行,阴男阳女逆行,日支所临之处即为身宫。例如,甲子年、丙寅月、乙丑日、甲申时出生的男性(阳男),其身宫位于亥位。

日宫和时宫的起法相对简单,取地盘所生日或时的地支即为该宫位。例如,甲子日出生的人,地盘子位即为日宫;丙寅时出生的人,地盘寅位即为时宫。

命宫所临的吉凶判断是命盘分析的关键之一。命宫加临吉星则主吉,加临凶星则主凶。若命宫同时加临吉星和凶星,则需要判断吉凶的强弱。还需注意命宫落空的情况。命宫落空是指命宫加临在空亡位上,需要结合“六甲空亡”的内容来判断。例如,甲子旬中的戌、亥位就是空亡位,若命宫加临在此处即为命宫落空。

6. 星宫临身吉凶解析

星宫如身宫、日宫、时宫等,其临吉或凶,各有寓意。当君基、臣基等星临加时,易引发心病、疮毒等疾病;小游迂飞符加临时,则可能引发血疫疮症。始击、太乙、飞符等星临身宫、日宫,可能引发目疾、气急、肺气之病。若太乙、飞符加临身宫、日宫、时宫,则可能引发肺痨嗽病、腹疼之疾。

身宫落空,象征着离乡别井,生活漂泊不定,可能陷入轻浮怠慢的状态,行止无定,宿食寺观。年月落空,可能幼年无依,父母刑伤。生日落空,可能伤妻损子,忙碌奔波。生时落空,则可能孤独无依,烦恼不断。

兄弟宫落空,可能面临刑害妒吝,游荡流徙。妻妾宫逢吉星则夫妇无妨,逢凶星则可能刑克或离异。子孙宫逢吉星则可能生贵子,逢凶星则可能损伤子孙。财帛宫逢吉星则富足,逢凶星则财散少聚。田宅宫落空则可能祖业失落,自创业艰难。官禄宫逢吉星则禄位显贵,逢凶星则事业波折。奴仆宫落空则可能受欺压,疾病伤残。疾厄宫逢凶星则常患病厄。福德宫落空则可能劳苦少福。相貌宫逢凶星则容貌丑陋,相貌宫落空则形容破败,多忧多屈。父母宫逢凶星则可能幼失父母,父母宫落空则主六亲不利,过寄异姓,抛弃异乡。

再说太乙十六星临宫的吉凶。五福属土,为上天助福之神,若临身命日时宫,主人聪明非常,负不世之才。君基属土,若临身命宫则富贵荣华。小游属木,旺于东方,若临身命宫主人聪敏高强。文昌为天目吉神,若临身命宫则主人文明俊达,学问深博。

每个星宫的吉凶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它们揭示了人的命运起伏和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性。虽然命运有时难以预测和控制,但通过对这些星宫的解读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生活的方向和节奏。文昌与五福同宫时,预示着必将有显赫的职位,如同三公之列。若与君基同宫,少年时期便显达;与臣基同宫,则显现温柔显赫;与民基同宫,财富双全;与计神同宫,富贵荣华,地位尊贵;与主大将同宫,或为文武之臣,或小有历边之经历。文昌与始击同宫时,文采斐然却不突出;若与四神同宫,虽有才气却难以充分展现。文昌与小游同宫时,虽有卓越的文章才华,但可能名落孙山,即使获得科名,也难免中途有所挫折。

主大将具有金之属性,在科名中有其独特的地位。主大将乘大将之威,掌管着重要的职位,具有生杀之权。当主大将临身命宫并处于旺地时,文科主获得高官职位,武科则成为将领。主大将与君基、臣基、民基同宫时,分别预示着王候之贵、师臣之位和武将之位。若与文昌、计神同宫,则预示着文武双全,英杰之命。主大将与始击的凶性相冲突时,需要特定的条件来调和。如主大将与始击、飞符同在午宫时,可能会出现战争杀伤的情况。此外也需注意与各种星辰的相克关系带来的不利命运。

计神属土,掌管着天地人间的万事万物。当计神临身命宫并处于旺地时,预示着朝职之贵。然而若与始击、飞符等凶星同宫时,可能会出现财物失散、计较思虑的困境。始击属火,为凶神。它的位置和影响在寅、午、戌等时辰有所不同。始击临身命宫可能会带来血光之灾或其他不幸。而戊癸年出生的人遇到始击的不同位置则可能转化为福运。客大将属水,为吉星。它对不同人的影响因所处的时辰而异。例如丙辛年出生的人遇到客大将可能会功业昭著。臣基和民基属土,为吉星。它们临身命宫时预示着金玉满堂和财禄俱盛。然而也有需要注意的凶星如四神、天乙、飞符和地乙等,它们临身命宫可能会带来各种不幸。此外还介绍了太乙命法格局中的“掩”格局即小游与始击同宫的情况。整体而言这篇文章描述了众多星辰对人们命运的影响需结合多种因素判断不可一概而论。在古老的星象预测术中,特定的星象位置和运动被视为预示着不同的命运和吉凶。以下是针对一系列特定情况的重述:

当某个特殊星体运行至太岁位置时,可能预示着父子间的离别,或是涉及奸私、哭泣等不幸事件。当其触碰阳九或百六的限制,家中可能遭遇惊怪、瘟疫甚至死丧之事。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其影响各异,如年轻人可能沉溺于酒色,老年人则可能遭受疾病或丧亡的打击。中年人可能经历生活的不稳定与混乱。而对于小儿和阴人(女性),则可能遭遇健康上的困扰,如痢症疮毒或伤胎哭子等。

当提及“迫”,小游若遇到文昌在左右宫辰,便形成了迫的状态。文昌在小游的左侧为外迫,右侧则为内迫。太岁逢之可能带来灾祸并导致失败。阳九和百六的碰撞可能导致财帛的损失和六亲的离散。对于年轻人,可能因淫邪而败家;老年人则可能遭遇气弱之厄。官吏若遇到此象,可能失去权力或面临牢狱之灾。阴人则可能遭受恶疾的侵扰。

“关”的状态发生在文昌与客大、小将同宫之时。太岁逢之可能导致六亲不和,甚至命入黄泉。在田宅宫、妻妾宫、奴仆宫和官禄宫遇到此象,都会带来相应的困扰和灾难。

当提及“囚”,小游遇文昌、主客大小将同宫时,便形成了囚的状态。阳九数逢之可能使人颠邪失志。百六数逢之则可能遭遇丧妻害子、疾病瘟疫等灾难。阴人逢之则可能遭遇产厄血光之灾或疮疾脓血之灾。

“击”的状态发生在小游左右宫辰遇始击之时。太岁逢之可能导致宅舍惊怪、风疾、盗贼等问题。阳九、百六限数逢之可能导致官职退失、吏权丧失等问题。

至于“格”,当小游对宫见始击或客大小将时便形成。太岁逢之可能遭遇诸多困难。阳九、百六限数逢之则可能遭遇刑罚并至的困境。日局逢格可能导致妻子有灾殃,时局逢格可能导致子孙损伤。

“对”的状态发生在小游对宫见文昌或主大小将之时。太岁逢之宜动不宜静。百六逢之若配合三才无算数,可能导致突然死亡或病颠危。阳九逢之则可能有牢狱之灾,阴人和小儿则可能有溺缢之灾。这些预测提醒人们注意星象变化与个人命运的关联,但命运终究掌握在自己手中,应谨慎行事,趋吉避凶。

十二星座运势|12星座运势|每日星座运势|星座月份表|今日星座运势|星座配对